<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保障旅游安全 亟需多管齐下

        发布时间:2020-03-23 11:11:39


            假期出游莫大意,安全第一是根本。出行旅游,本是为了开心、放松,如果粗心大意、不注重安全,会得到承受不起的伤痛。近日,湖南一名21岁女大学生邓某在华山西峰观景台仰头自拍时,不慎从海拔2000余米的悬崖边坠落身亡。一条正值青春年华的生命就这样凋零了,网友们对女孩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目前旅游安全的关注。

            旅游业的发展、交通网的修建、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使得节假日出门旅游成了多数上班族的选择,近年来,我国节假日出行人次年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是,游客在景区出现安全问题可能性的增加。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游客伤亡事故发生,让旅游安全逐步成为业内甚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旅行安全问题的出现,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不足:

            一是个别景区的安全设施不完善。盲目的开发危险程度比较高的旅游项目,却没有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统一的培训,缺乏专业素质和技能;管理部门为节省成本,减少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使景区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体系。二是一些部分游客自身安全意识不够。缺乏安全意识,身处危险而不自知;有猎奇心理,涉足景区未开发之地;无视景区警示牌、景区安全员的引导等等,导致自身陷入困境,无法脱身。三是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没有统一的安全制度规范和安全管理手段,旅游安全相关法规还不完善,给管理执法带来很大难度。这些都造成了我国旅游市场安全问题的乱象,对游客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旅游出行造成的安全事故是令人十分可惜的,但是在事故后还要谨记弥补安全漏洞,防止不幸再次发生。因此要对事故原因究查到底,这其中就涉及了对事故责任的划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同时《民法通则》也规定“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游客购买门票进入景区,就是和景区签订了旅游服务合同,这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那么双方基于旅游服务合同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景区就负有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法定义务。根据上述法律条文可知,景区负有在合理限度内保护景区内游客人身安全的义务,即安全保障义务。但并非所有发生在景区内的人身财产损害均当然由景区承担赔偿责任。存在因果关系是景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景区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与损害发生并无因果关系的,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景区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游客损害的,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景区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但若是景区切实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服务,游客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人身损害,景区也就无需赔偿了,需要游客自己来埋单。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景区的安全保障义务既包括对“人”的安全保障也包括对“物”的安全保障。

            对“人”方面是指景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游客遭受外来侵害,主要包括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及时的告知、警示和疏导义务,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要有相应的预警和抢险机制,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救助等。对“物”方面是指景区对于景区内的建筑物、配套设施、游玩设备等的安全性负有保障义务,要定期维护相应的安全设施,保证其正常使用,避免出现意外对游客造成损害。

            对于旅游景区内的安全问题必须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笔者认为,最首要的是修改完善旅游条例,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国家应该加快专业的旅游安全法规的立法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控体系,为执法部门处理旅游安全事故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撑的同时也能进一步规范好整个旅游行业。除此之外,旅游景区应该做好景区内景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景区内游乐设施和景区车辆的管理,尤其是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防范准备,及时发布本地的恶劣天天气安全提示信息。同时也要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排查景区内各项设施的安全隐患,防止因安全防范不到位和卫生未达标准而导致游客发生生命、财产安全事故。如果在旅游景区内不幸发生安全事故,景区管理者和当地旅游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救助和处置措施,依法履行报告义务,并对遇险游客作出妥善的安排。作为游客,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服从景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涉足景区禁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探索,以免发生意外。同时也要关注旅游、气象、交通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谨慎前往交通、治安、气候条件不利的旅游目的地,可选择错峰出行或非热门景点等等。如果发生意外,及时拨打景区救援电话和报警,并留在原地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切莫惊慌失措,给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也要保留好证据,以便后期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只有各方共同行动起来,才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保障旅游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LL    


        关闭窗口

        您是第 6401024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