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简介 -> 法官风采

        门户之见

        发布时间:2016-06-24 16:41:36


        小时候看戏,见媒婆说媒,父母挑媳妇选女婿,总要讲要门当户对,而且都因为父母要门当户对而坏了很多好姻缘,湮灭了很多爱情,衍生了很多悲剧。所以,生活中,在人家结亲的时候,听到门户相当的话,只知道是个很反面的条件,其实并不名所以。

        到了忍不住能够懂得一点爱情的时候,最不能听的话,就是选对象要门当户对,仿佛觉得一旦门第落差就会毁灭了神圣的爱情。在当初那颗懵懂的“芳心”下,却叛逆遂生,暗自咬牙要找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婆家,看自己能闯出怎样一番幸福的光景。

        到了30岁的时候,渐渐经历了很多观念差别带来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说不清楚又道不明白的委屈,才似乎顿悟,所谓的门当户对并非全无道理,不只是世俗的偏见。

        古话不古,千年流传,道理自现。40岁的时候,自然又有一番见解。身为父母,见惯了婚姻路上的风雨坎坷,誓死扞卫着门当户对的婚姻门槛,该是一种对未来子女幸福的期盼寄托与生活艰辛善变的忧虑焦灼吧?

        爱情是激情,来的时候,可以毫无理由,可以不顾一切。可以排山倒海。可以舍弃一切,甚至生命。日子是流水。任何一点小小的坡地、沙土、树木,都可以阻挡流水的速度和力量,不是所有的流水都能够奔到大海的。

        人的天分,在成长中,和环境比起来,究竟谁的力量更大,至今没有定论。但生长的环境,几乎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即所谓的文化差异。而门和户,就是一个人在出生时无法选择的环境。古代叫做豪门和蓬户,今天叫做都市和乡村,或者其他。一方的水土养育一方人,自有自己的特色,甚至终生难以改变,所以才会有“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古诗,才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老话。

        蓬户和豪门的人组建家庭,必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方式。豪门到棚户的落差,蓬户至豪门的提升,并不是平凡人一下子都能够适应的。演变成实实在在的婚姻,才会激发出些许变态的自尊,保持了许多不合时宜的高傲。爱情故事,无论古代现代,才能绚丽多彩,足以叫人心碎神迷。婚姻生活,不论现实与想象,都充满着无法中和的矛盾和纠结。门与户,不是非此即彼,更多的也许还是非此更非彼,仅仅简单的对或者错怎能够阐释?于是,婚姻变了围城,流水的日子,改道抑或断流,上演了无数的人生悲喜剧。

        生活,是树叶一样的日子组成的,不是戏剧里那样一年甚至一辈子可以浓缩为一天。真的选择了冲破门户之别,就不仅要有生活的勇气,还要有生活的毅力。不要被流水的日子磨破了岁月,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几曾见,古代反对门当户对的戏剧,都是演到拜了天地就结束。以后的日子,只有当事的人自己试了才知道。

        自然,也有出类拔萃的人,能够超越时空,创造出一番新的景象。效仿卓文君当垆卖酒,学西施范蠡终老西湖,传唱出千古佳话。

        但敢问新的要突破门户之见的有为青年,除了一腔豪情之外,又有多少可行的计划和方略?仅有一腔热血,到最后冷了的,也是这一腔的血。所以,已经冲破了门户之见,辛苦走在一起的伉俪,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遭遇,都能够珍惜困难,都要时时念起当初的豪情和壮志,想到对方都要怎样艰难的突破自己,坚持自己的选择,千万不要把自己弄到万念俱灰,给自己,也给对方一点时间,说不定,自己就能创造奇迹。

        愿两情相悦者冲破门户观念,相扶互携开启幸福心程,在绮丽的画卷上镌刻“千里共婵娟”的幸福和美满!

        责任编辑:ll    


        关闭窗口

        您是第 6401251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