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忆往昔,思来路,他们这样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一)

          发布时间:2021-07-06 08:47:22


              

          中国共产党是照亮混沌黑暗的一束光,开天辟地,给华夏大地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远年轻。翻开历史的书页,我看到了一粒粒微光,因为共同的信仰凝聚在一起;在追光前行的路上,因为不负初心、不负人民,百年大党永远年轻。

          说到这里,我最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湘江边上向死而生的故事,在故事里我感受到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

          1934年12月1日傍晚,湘江渡口水流湍急,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在内的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在敌人的炮火中奋力渡过湘江。但此时,担任中央红军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还坚守在湘江以东。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陈树湘明白,阻击战多坚持一分钟,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就少一分危险。在炮火纷飞的前沿阵地,陈树湘指挥着红34师沉着应战,奋力抵抗,像钉子一般扼守在阵地上。几天前,军团首长叮嘱这位年轻的师长,一定要把战士们安全带回来。陈树湘却满含热泪地说,“如果一个团、一个营、一个连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和阵地共存亡。大部队不能顺利渡过湘江,就是我们的耻辱!”他和战士们一起高喊,“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一战,全师6000余人全军覆没。陈树湘受伤被俘。在被押送领赏途中,乘人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绞断,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那一年,陈树湘29岁。

           向死而生,是根植共产党人灵魂深处的血性基因。这背后,有草鞋的柔软,有刀枪的碰撞,更有信念的铸造。据民政部门统计,我国有名可考的烈士共175万余人。然而据估算,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有超过两千万名先烈牺牲。在这些有名和无名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为了信念孜孜追求的鲜活、年轻的生命。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标记着共和国的起点和一路走来的漫漫征程。共产党人的“信仰”永远高于个体,归于祖国和民族。

          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讲座中说到,烽火年代的革命者是“因相信而看见”。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匆匆转过百年,将人类载入到全新的时代。和平年代,并没有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豪迈,更没有刀光剑影、血染疆场的悲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好像离我们很远。但坚守信仰,从来都不是“英雄”的专属,更多小人物正在于平凡中托举起我们的信仰。

           像这次,为了完成演讲稿,我去各个科室采访大家,搜集素材,很多优秀前辈都对我摆摆手,说:“你去采访其他人吧,我就是个普通的法官,做了该做的事情。平常就是办案子,和老百姓在一起,真没啥特别的。”我想,我何其幸运,与许多优秀的法官和同事共事,见证着他们的辛苦和努力,目睹过他们的委屈与辛酸,也在平凡与琐碎、劳累与付出中,看到了他们对信仰的坚守。

          他们中有扎根基层法庭32年,数次拒绝回县工作的机会,只因割舍不下老百姓的“全国模范法官”;有疫情期间,交通停运,骑行7个多小时也要赶回息县,坚守抗疫最前沿,只为守住群众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的驻村第一书记;有身患股骨头坏死,病痛缠身依然心系审判工作,拄着双拐坚持上班的人民法官。

          他们一往无前,无惧风雨,以“真金白银”兑现当事人“纸上的权利”,永远在路上是他们的姿态,更是他们的常态。他们从未享受过一个完整的假期,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家庭的陪伴,因为还有更多的家庭在等待一个公道的裁判;他们将人生轨迹融于家国梦想,于法槌起落间绽放最美芳华,将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都献给了审判事业。

          习总书记说:“伟大出自平凡。”“创建全市一流法院”的目标看起来似乎很抽象,但它就来自我们每一个人的默默付出。也许我们只是全国3100多个基层法院、16万多基层法官中最平凡的一个,可能我们办的大多数案件是看似“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但我们可以“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用简单的初心,把每一个案件都当做第一个案件,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共产党人的信仰,谁又能说这样的坚守它不伟大呢?

          所以,在座的各位,如果你身处审判部门,请继续守护“公正司法”的初心吧,用尊重和倾听,勇敢作为,把人心判服,更把人心判暖;如果你身处执行部门,请继续践行“司法为民”的使命吧,用雷霆手段,披荆斩棘,为走投无路的人们提供一个顺畅的出口;如果你并不处于审判一线,请继续立足岗位坚守吧,用细心和耐心,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法院人走上审判席。而作为法院里一枚小小的、稚嫩的螺丝钉,为了和优秀的你们并肩前行,我在平凡的工作中传承息法人的信仰,跟随前辈的步伐,努力成长,不辜负胸前的法徽,对得起人民的期待。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回眸百年党史,时代变化沧海桑田;回望院史,70多年转瞬即逝。每一场变革,每一个大事记,从来不是某一个人去推动走向的,它恰恰是由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共同书写。正因为每一个息法人立足本职的坚守、忘我奉献的担当、甘于平凡的自觉,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信仰才终将薪火相传、永不褪色!

          可能几十年后,我们已经忘记了写过的大部分判决书,不记得帮助过多少当事人,甚至已经背不出很多的法律条款,但我们一定会记得,我们曾守护着那颗鲜活跳动的初心,传承着厚重而无悔的使命。

          即使我们生而平凡,却终将因坚守信仰而成就非凡!

        责任编辑:Maia    


        关闭窗口

        您是第 6259930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