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法官札记

        纪委反腐转入法治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4-10-28 14:23:43


        随着四中全会公报的宣布,依法治国的新高度将多维呈现,法治中国将迈开新步点,而反腐也将理所当然的进入法治新视角。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第二天,中央纪检监察网站先后发布三条消息: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喜接受组织调查,湖北省政协原常委、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梅祖恩和湖北省国资委原党委委员、副主任王侃被开除党籍。

          可以说,十八大以来,“一天三人落马”的反腐节奏已是常事。在不到两年时间的“打虎拍蝇”战役里,超过18万党员干部被处分。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工作卓有成效,也深得群众欢迎,但面对改革发展重任,面对两个百年的梦想,只是在治标上重拳出击,显然难以开创反腐新局面。说到底,反腐必须依法,这才是标本兼治之策。

          从中纪委利用专属网站发布反腐信息来看,无论是从发布时间、发布内容等都逐渐进入了一种常态化。不因人而异,不因事而废,有多少人“触网”,就公布多少人,有啥问题就公布啥问题,不遮掩,不回避,即便是召开如此重大的四中全会,一样公布反腐信息。应该说这就是一种自我约束,一种信息透明。从中纪委到地方纪委,关于反腐的信息发布都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和提升,不再是某某亮相了,而是指名道姓,并且对于违纪违规表述也客观简明多了。从这个意义而言,显然作为反腐的主力军已经提早转入了法治反腐的新视角。

          十八大以来,被处分的党员干部超过18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在看待反腐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所面临着的一些问题。从落马官员“犯事”的领域来分析,交通、房地产、矿产资源、发改委系统等垄断程度高、权力集中的领域无疑是反腐“重灾区”。显然如果我们继续只是在铁拳打击上发招,难以遏制腐败根源。有必要从权力笼子上,在权力制衡上进行约束和规范,一手打击,一手防范,打防结合,才能确保反腐成效。如何防范?靠自律是一方面,但更为关键的还是要依靠制度他律,“不敢、不能、不想”反腐必须要层层逼近。从四中全会的各方面信息解读和舆论导向来看,对法治视角已进行了明确定位。

          更有专家从反腐红利角度进行预测,称反腐将在2020年使中国GDP提高0.1%-0.5%,反腐红利远高于700亿美元。虽然这些数据只是一种推测,究竟能否达到或者超出这个效果,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分析角度值得思考。反腐败十分必要,反腐更要被纳入法治角度进行考量。历时四天的四中全会已经闭幕,依法治国的新高度将多维呈现,应该说随着四中全会公报的宣布,法治中国将迈开新步点,而反腐也将理所当然的进入法治新视角。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